关于数码相机里的F值是什么意思?的讨论正在各大平台持续发酵 ,我们精心筛选了最新资讯,希望能为您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
F值就是光圈值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 ,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f1。4 ,f2,f2。8,f4 ,f5 。6,f8,f11,f16 ,f22,f32,f44 ,f64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 ,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 ,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光圈及快门优先进阶级以上的数码相机除了提供全自动(auto)模式 ,通常还会有光圈优先(aperture priority) 、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两种选项,让你在某些场合可以先决定某光圈值或某快门值,然后分别搭配适合的快门或光圈,以呈现画面不同的景深(锐利度)或效果。光圈先决曝光模式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光圈f值后 ,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可为精确无段式的快门速度)以配合。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a’字母来代表光圈先决模式(见图四)。光圈先决模式适合于重视景深效果的摄影 。由于数码相机的焦距比传统相机的焦距短很多 ,使镜头的口径开度小,故很难产生较窄的景深。有部份数码相机会有一特别的人像曝光模式,利用内置程序令前景及后景模糊。10
数码摄像机是谁发明的
1 。沙发底找到锤子 ,锤烂花瓶,得钥匙。
2。点击钟的数字6,得钥匙 。
3。取下遥控器里电池。
4 。点击窗户 ,直到有黑影走过。
现在我们用钥匙进入下个房间:
1。用钥匙开柜子得电源线,插上笔记本电脑 。
2。用电池装上MP3,得储存卡。
3。开启相机电源 ,插上储存卡 。得到验证码。
4。点击窗户,得到一把钥匙 。
现在我们再返回第一个房间:
1。点击柜子,用钥匙打开得到电源线,插上影碟机。
2 。把遥控器装上电池 ,开启影碟机。
3。从影碟机处取得光盘 。
最后,回到第二个房间:
1。将光碟插入笔记本电脑
2。输入密码8556 。验证码:数码相机上显示的数字
3。回答问题,邮箱容量为2280M
4.填写资料吧!行了!!
1。沙发底找到锤子 ,锤烂花瓶,得钥匙。
2 。点击钟的数字6,得钥匙。
3。取下遥控器里电池 。
4。点击窗户 ,直到有黑影走过。
现在我们用钥匙进入下个房间:
1 。用钥匙开柜子得电源线,插上笔记本电脑。
2。用电池装上MP3,得储存卡 。
3。开启相机电源 ,插上储存卡。得到验证码 。
4。点击窗户,得到一把钥匙。
现在我们再返回第一个房间:
1。点击柜子,用钥匙打开得到电源线 ,插上影碟机 。
2。把遥控器装上电池,开启影碟机。
3 。从影碟机处取得光盘。
最后,回到第二个房间:
1。将光碟插入笔记本电脑
2 。输入密码8556。验证码:数码相机上显示的数字
3。回答问题,邮箱容量为2280M
4.填写资料吧!行了!!
1975年 ,在美国纽约罗彻斯特的柯达实验室中,一个孩子与小狗的黑白图像被CCD传感器所获取,记录在盒式音频磁带上 。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获取的第一张数码照片 ,影像行业的发展就此改变。30年过去了,第一台数码相机背后的发明者来到中国,为我们回顾那段历史 ,也用他敏锐地洞察力展望数码影像的未来。 艰难的诞生 赛尚(Steven Sasson)1973年硕士毕业后即加入柯达,成为一名应用电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师 。1974 年,他担负起发明“手持电子照相机 ”的重任。次年 ,第一台原型机在实验室中诞生,他也成为“数码相机之父”。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不用胶片来拍摄影像,其原型产品只有1万像素 ,成像非常粗糙。谈到那段历史,赛尚还记忆犹新:“在当时,数码技术非常困难,CCD很难控制 ,A/D转换器也很难制造,数码存储介质难于获取,而且容量很小 。当时没有PC ,回放设备需要量身定做。这些难点让我们用了1年的时间才安装完这台相机。” 数码相机对当时的柯达而言是一个很小的项目,由于决定采用数码方式,所以相机中没有太多移动的机械 ,赛尚和两个技术工程师就完成了这个项目 。在选择可以移动的数码存储介质时,赛尚希望其存储量可以与35mm胶卷的拍摄数量差不多,所以最后采用了通用的卡式录音磁带 ,基本可以存储相当于一个胶卷的30张照片。“很多技术在当时是非常新鲜的,这台原型机的电路板可以打开,一边拍摄 ,一边调整。 ”赛尚仿佛又回到了实验室中 。 在技术襁褓中成长 “当原型机第一次展示给投资者时,他们询问这种产品何时可以成为消费者品,我回答,大概是15~20年这种产品才会走进普通消费者家庭。”赛尚的判断相当准确 ,数码相机的发展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1970末到80年代初,柯达实验室产生了1千多项与数码相机有关的专利 ,奠定了目前数码相机的架构和发展基础,让数码相机一步步走向显示。1989年,柯达终于推出了第一台商品化的数码相机 。 “我对于30年来的DC技术的发展非常吃惊 ,显然已经超出了我当时对这类产品的预测。柯达在数码影像领域已经致力于开发了30年,我个人见证了历史上很多技术突破,让数码摄影取得今天得成就。” 他认为数码相机30年的发展历程中 ,有几个重要的技术进步:柯达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发明了CFA(彩色滤镜阵列),让彩色影像获取成为可能;1986柯达展示了第一个百万像素彩色成像传感器;此后,产生了JPEG图像压缩算法 ,让图像文件得以轻松存储 。 无尽的发展道路 谈到数码影像的未来,赛尚先生并不认为目前技术发展已经走到终点了。按照他的观点,未来10年,人们的焦点会放在如何存储影像方面。数码相机拍摄出的影像文件不仅是数据 ,更是记忆,将随着时间变得更加珍贵。柯达在未来会更关注如何保存、分享、调用 、整理影像文件方面的技术发展 。 ” “回顾摄影技术发展,银盐技术让我们可以获取出色的图像 ,数码相机让我们可以迅速获取和回览高品质图像;第三阶段的代表则是最新的柯达Easyshare ONE,不仅可以迅速拍摄、存储,而且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迅速与别人分享。从point and shot 到 point and share ,这个未来值得期待,也需要很多硬件和网络架构支持。”赛尚对数码技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 第一台数码相机重3.9kg,采用16节AA电池供电 ,CCD分辨率为100×100像素,每个像素4位灰度;其曝光时间为1/20s,在盒式磁带上记录一张图像需要23s。谈到自己用的数码相机 ,赛尚说平时用的比较多的是DX7590,这次来中国借了妻子的LS753,因为其体积很小。由于柯达推出了更时尚的V系列相机,他正计划圣诞节给老婆买一台当作礼物 。 1975年 ,在美国纽约罗彻斯特的柯达实验室中,一个孩子与小狗的黑白图像被CCD传感器所获取,记录在盒式音频磁带上。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获取的第一张数码照片 ,影像行业的发展就此改变。30年过去了,第一台数码相机背后的发明者来到中国,为我们回顾那段历史 ,也用他敏锐地洞察力展望数码影像的未来 。 艰难的诞生 赛尚(Steven Sasson)1973年硕士毕业后即加入柯达,成为一名应用电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师。1974 年,他担负起发明“手持电子照相机”的重任。次年 ,第一台原型机在实验室中诞生,他也成为“数码相机之父 ” 。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不用胶片来拍摄影像,其原型产品只有1万像素 ,成像非常粗糙。谈到那段历史,赛尚还记忆犹新:“在当时,数码技术非常困难,CCD很难控制 ,A/D转换器也很难制造,数码存储介质难于获取,而且容量很小。当时没有PC ,回放设备需要量身定做。这些难点让我们用了1年的时间才安装完这台相机 。” 数码相机对当时的柯达而言是一个很小的项目,由于决定采用数码方式,所以相机中没有太多移动的机械 ,赛尚和两个技术工程师就完成了这个项目。在选择可以移动的数码存储介质时,赛尚希望其存储量可以与35mm胶卷的拍摄数量差不多,所以最后采用了通用的卡式录音磁带 ,基本可以存储相当于一个胶卷的30张照片。“很多技术在当时是非常新鲜的,这台原型机的电路板可以打开,一边拍摄 ,一边调整 。”赛尚仿佛又回到了实验室中。 在技术襁褓中成长 “当原型机第一次展示给投资者时,他们询问这种产品何时可以成为消费者品,我回答,大概是15~20年这种产品才会走进普通消费者家庭。”赛尚的判断相当准确 ,数码相机的发展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1970末到80年代初,柯达实验室产生了1千多项与数码相机有关的专利 ,奠定了目前数码相机的架构和发展基础,让数码相机一步步走向显示 。1989年,柯达终于推出了第一台商品化的数码相机。 “我对于30年来的DC技术的发展非常吃惊 ,显然已经超出了我当时对这类产品的预测。柯达在数码影像领域已经致力于开发了30年,我个人见证了历史上很多技术突破,让数码摄影取得今天得成就 。 ” 他认为数码相机30年的发展历程中 ,有几个重要的技术进步:柯达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发明了CFA(彩色滤镜阵列),让彩色影像获取成为可能;1986柯达展示了第一个百万像素彩色成像传感器;此后,产生了JPEG图像压缩算法 ,让图像文件得以轻松存储。 无尽的发展道路 谈到数码影像的未来,赛尚先生并不认为目前技术发展已经走到终点了。按照他的观点,未来10年,人们的焦点会放在如何存储影像方面 。数码相机拍摄出的影像文件不仅是数据 ,更是记忆,将随着时间变得更加珍贵。柯达在未来会更关注如何保存、分享 、调用、整理影像文件方面的技术发展。” “回顾摄影技术发展,银盐技术让我们可以获取出色的图像 ,数码相机让我们可以迅速获取和回览高品质图像;第三阶段的代表则是最新的柯达Easyshare ONE,不仅可以迅速拍摄、存储,而且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迅速与别人分享。从point and shot 到 point and share ,这个未来值得期待,也需要很多硬件和网络架构支持 。”赛尚对数码技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第一台数码相机重3.9kg,采用16节AA电池供电 ,CCD分辨率为100×100像素,每个像素4位灰度;其曝光时间为1/20s,在盒式磁带上记录一张图像需要23s。谈到自己用的数码相机 ,赛尚说平时用的比较多的是DX7590,这次来中国借了妻子的LS753,因为其体积很小 。由于柯达推出了更时尚的V系列相机,他正计划圣诞节给老婆买一台当作礼物。
本文已完
F值就是光圈值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 ,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 ,f1。4,f2,f2 。8 ,f4,f5。6,f8 ,f11,f16,f22 ,f32,f44,f64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 ,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 ,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 。,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 ,可以做1/3级的调整。光圈及快门优先进阶级以上的数码相机除了提供全自动(auto)模式,通常还会有光圈优先(aperture priority) 、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两种选项,让你在某些场合可以先决定某光圈值或某快门值 ,然后分别搭配适合的快门或光圈,以呈现画面不同的景深(锐利度)或效果。光圈先决曝光模式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光圈f值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 ,自动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可为精确无段式的快门速度)以配合。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a’字母来代表光圈先决模式(见图四) 。光圈先决模式适合于重视景深效果的摄影。由于数码相机的焦距比传统相机的焦距短很多,使镜头的口径开度小,故很难产生较窄的景深。有部份数码相机会有一特别的人像曝光模式 ,利用内置程序令前景及后景模糊 。10
数码摄像机是谁发明的
1。沙发底找到锤子,锤烂花瓶,得钥匙。
2 。点击钟的数字6 ,得钥匙。
3。取下遥控器里电池 。
4。点击窗户,直到有黑影走过。
现在我们用钥匙进入下个房间:
1 。用钥匙开柜子得电源线,插上笔记本电脑。
2。用电池装上MP3 ,得储存卡。
3 。开启相机电源,插上储存卡。得到验证码。
4 。点击窗户,得到一把钥匙。
现在我们再返回第一个房间:
1。点击柜子 ,用钥匙打开得到电源线,插上影碟机 。
2。把遥控器装上电池,开启影碟机。
3 。从影碟机处取得光盘。
最后 ,回到第二个房间:
1。将光碟插入笔记本电脑
2 。输入密码8556。验证码:数码相机上显示的数字
3。回答问题,邮箱容量为2280M
4.填写资料吧!行了!!
1。沙发底找到锤子,锤烂花瓶,得钥匙 。
2。点击钟的数字6 ,得钥匙。
3 。取下遥控器里电池。
4。点击窗户,直到有黑影走过 。
现在我们用钥匙进入下个房间:
1。用钥匙开柜子得电源线,插上笔记本电脑。
2 。用电池装上MP3 ,得储存卡。
3。开启相机电源,插上储存卡 。得到验证码。
4。点击窗户,得到一把钥匙。
现在我们再返回第一个房间:
1 。点击柜子 ,用钥匙打开得到电源线,插上影碟机。
2。把遥控器装上电池,开启影碟机 。
3。从影碟机处取得光盘。
最后 ,回到第二个房间:
1 。将光碟插入笔记本电脑
2。输入密码8556。验证码:数码相机上显示的数字
3 。回答问题,邮箱容量为2280M
4.填写资料吧!行了!!
1975年,在美国纽约罗彻斯特的柯达实验室中 ,一个孩子与小狗的黑白图像被CCD传感器所获取,记录在盒式音频磁带上。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获取的第一张数码照片,影像行业的发展就此改变。30年过去了,第一台数码相机背后的发明者来到中国 ,为我们回顾那段历史,也用他敏锐地洞察力展望数码影像的未来 。 艰难的诞生 赛尚(Steven Sasson)1973年硕士毕业后即加入柯达,成为一名应用电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师。1974 年 ,他担负起发明“手持电子照相机 ”的重任。次年,第一台原型机在实验室中诞生,他也成为“数码相机之父”。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不用胶片来拍摄影像 ,其原型产品只有1万像素,成像非常粗糙 。谈到那段历史,赛尚还记忆犹新:“在当时 ,数码技术非常困难,CCD很难控制,A/D转换器也很难制造 ,数码存储介质难于获取,而且容量很小。当时没有PC,回放设备需要量身定做。这些难点让我们用了1年的时间才安装完这台相机 。” 数码相机对当时的柯达而言是一个很小的项目,由于决定采用数码方式 ,所以相机中没有太多移动的机械,赛尚和两个技术工程师就完成了这个项目。在选择可以移动的数码存储介质时,赛尚希望其存储量可以与35mm胶卷的拍摄数量差不多 ,所以最后采用了通用的卡式录音磁带,基本可以存储相当于一个胶卷的30张照片。“很多技术在当时是非常新鲜的,这台原型机的电路板可以打开 ,一边拍摄,一边调整 。 ”赛尚仿佛又回到了实验室中。 在技术襁褓中成长 “当原型机第一次展示给投资者时,他们询问这种产品何时可以成为消费者品 ,我回答,大概是15~20年这种产品才会走进普通消费者家庭。”赛尚的判断相当准确,数码相机的发展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在1970末到80年代初,柯达实验室产生了1千多项与数码相机有关的专利,奠定了目前数码相机的架构和发展基础,让数码相机一步步走向显示 。1989年 ,柯达终于推出了第一台商品化的数码相机。 “我对于30年来的DC技术的发展非常吃惊,显然已经超出了我当时对这类产品的预测。柯达在数码影像领域已经致力于开发了30年,我个人见证了历史上很多技术突破 ,让数码摄影取得今天得成就 。” 他认为数码相机30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重要的技术进步:柯达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发明了CFA(彩色滤镜阵列),让彩色影像获取成为可能;1986柯达展示了第一个百万像素彩色成像传感器;此后 ,产生了JPEG图像压缩算法,让图像文件得以轻松存储。 无尽的发展道路 谈到数码影像的未来,赛尚先生并不认为目前技术发展已经走到终点了。按照他的观点 ,未来10年,人们的焦点会放在如何存储影像方面。数码相机拍摄出的影像文件不仅是数据,更是记忆 ,将随着时间变得更加珍贵 。柯达在未来会更关注如何保存、分享、调用、整理影像文件方面的技术发展。 ” “回顾摄影技术发展,银盐技术让我们可以获取出色的图像,数码相机让我们可以迅速获取和回览高品质图像;第三阶段的代表则是最新的柯达Easyshare ONE,不仅可以迅速拍摄 、存储 ,而且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迅速与别人分享。从point and shot 到 point and share,这个未来值得期待,也需要很多硬件和网络架构支持 。”赛尚对数码技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第一台数码相机重3.9kg ,采用16节AA电池供电,CCD分辨率为100×100像素,每个像素4位灰度;其曝光时间为1/20s ,在盒式磁带上记录一张图像需要23s。谈到自己用的数码相机,赛尚说平时用的比较多的是DX7590,这次来中国借了妻子的LS753 ,因为其体积很小 。由于柯达推出了更时尚的V系列相机,他正计划圣诞节给老婆买一台当作礼物。 1975年,在美国纽约罗彻斯特的柯达实验室中 ,一个孩子与小狗的黑白图像被CCD传感器所获取,记录在盒式音频磁带上。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获取的第一张数码照片,影像行业的发展就此改变 。30年过去了,第一台数码相机背后的发明者来到中国 ,为我们回顾那段历史,也用他敏锐地洞察力展望数码影像的未来。 艰难的诞生 赛尚(Steven Sasson)1973年硕士毕业后即加入柯达,成为一名应用电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师。1974 年 ,他担负起发明“手持电子照相机”的重任 。次年,第一台原型机在实验室中诞生,他也成为“数码相机之父 ”。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不用胶片来拍摄影像 ,其原型产品只有1万像素,成像非常粗糙。谈到那段历史,赛尚还记忆犹新:“在当时 ,数码技术非常困难,CCD很难控制,A/D转换器也很难制造 ,数码存储介质难于获取,而且容量很小。当时没有PC,回放设备需要量身定做 。这些难点让我们用了1年的时间才安装完这台相机。” 数码相机对当时的柯达而言是一个很小的项目,由于决定采用数码方式 ,所以相机中没有太多移动的机械,赛尚和两个技术工程师就完成了这个项目。在选择可以移动的数码存储介质时,赛尚希望其存储量可以与35mm胶卷的拍摄数量差不多 ,所以最后采用了通用的卡式录音磁带,基本可以存储相当于一个胶卷的30张照片 。“很多技术在当时是非常新鲜的,这台原型机的电路板可以打开 ,一边拍摄,一边调整。”赛尚仿佛又回到了实验室中。 在技术襁褓中成长 “当原型机第一次展示给投资者时,他们询问这种产品何时可以成为消费者品 ,我回答,大概是15~20年这种产品才会走进普通消费者家庭 。”赛尚的判断相当准确,数码相机的发展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在1970末到80年代初,柯达实验室产生了1千多项与数码相机有关的专利,奠定了目前数码相机的架构和发展基础,让数码相机一步步走向显示。1989年 ,柯达终于推出了第一台商品化的数码相机。 “我对于30年来的DC技术的发展非常吃惊,显然已经超出了我当时对这类产品的预测 。柯达在数码影像领域已经致力于开发了30年,我个人见证了历史上很多技术突破 ,让数码摄影取得今天得成就。 ” 他认为数码相机30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重要的技术进步:柯达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发明了CFA(彩色滤镜阵列),让彩色影像获取成为可能;1986柯达展示了第一个百万像素彩色成像传感器;此后 ,产生了JPEG图像压缩算法,让图像文件得以轻松存储。 无尽的发展道路 谈到数码影像的未来,赛尚先生并不认为目前技术发展已经走到终点了 。按照他的观点 ,未来10年,人们的焦点会放在如何存储影像方面。数码相机拍摄出的影像文件不仅是数据,更是记忆 ,将随着时间变得更加珍贵。柯达在未来会更关注如何保存、分享、调用 、整理影像文件方面的技术发展。” “回顾摄影技术发展,银盐技术让我们可以获取出色的图像,数码相机让我们可以迅速获取和回览高品质图像;第三阶段的代表则是最新的柯达Easyshare ONE,不仅可以迅速拍摄、存储 ,而且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迅速与别人分享 。从point and shot 到 point and share,这个未来值得期待,也需要很多硬件和网络架构支持。”赛尚对数码技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第一台数码相机重3.9kg ,采用16节AA电池供电,CCD分辨率为100×100像素,每个像素4位灰度;其曝光时间为1/20s ,在盒式磁带上记录一张图像需要23s 。谈到自己用的数码相机,赛尚说平时用的比较多的是DX7590,这次来中国借了妻子的LS753 ,因为其体积很小。由于柯达推出了更时尚的V系列相机,他正计划圣诞节给老婆买一台当作礼物。
呈现数码相机里的F值是什么意思?的核心内容解析,若这些分析对您的工作或学习有所助益 ,建议您将本站加入书签以便后续查阅 。本文来自作者[jiheqiaohuangshi]投稿,不代表必兴鼎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igthinkbxd.cn/xinwen/148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必兴鼎的签约作者“jiheqiaohuangshi”
本文概览:关于数码相机里的F值是什么意思?的讨论正在各大平台持续发酵,我们精心筛选了最新资讯,希望能为您带来实质性的帮助。F值就是光圈值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
文章不错《数码相机里的F值是什么意思?》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