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祝县在哪个省?的讨论正在各大平台持续发酵 ,我们精心筛选了最新资讯,希望能为您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
天祝藏族自治县(简称天祝县)为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
天祝 ,藏语称华锐,意为英雄部落。夏至汉初先后为戎羌 、月氏、匈奴等民族驻牧地,自汉武帝时归入汉王朝版图,唐代后逐步形成以吐蕃(今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 。
天祝县地处甘肃省中部 ,在武威市南部,位于河西走廊和祁连山东端。东连景泰县,西邻青海省门源县、互助县 、乐都县 ,南接永登县,北靠凉州区、古浪县,西北与肃南县交界。
请看图:
天祝藏族自治县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
青海湖是一个市吗?
A类1125 6.5 12.3迎泽区 ,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 ,晋源区,小店区,古交市 ,大同市,区,南郊区,阳泉市 ,矿山,郊区,长治市 ,晋城市,泽州县,朔州市朔城区 ,山西中介关闭,肖毅市吕梁,运城河津市
II 1035 5.9 11.3太原市清徐县 ,大同市新荣区,长治市郊区,潞城 ,襄垣县,晋城市高平市,朔州市地区,怀仁县 ,山阴县,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 ,吕梁市离石区,汾阳市,晋中市榆次区 ,临汾市尧都区,侯马,霍州 ,运城盐湖区永济
三945 5.4 10.4太原市阳曲县大同左云,浑源县,大同县 ,阳泉市,盂县,平定县,长治县市长 ,屯留县,沁源,阳城县 ,沁水县,陵川县,全县应朔州市 ,忻州市定襄县,代县,宁武县 ,吕梁市交口县,交城县,柳林县 ,晋中市灵石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 ,太谷县,齐县,平遥县 ,临汾市,翼城县,襄汾县 ,洪洞县,古县,汾西县 ,吉县,乡县,蒲 ,隰县,曲沃县,运城临猗县,稷山县 ,新绛县,新绛县,芮城县
400 855 4.9 9.4娄烦县 ,太原,大同,阳高县 ,广灵县,天镇县,长治市平顺县 ,沁县,武乡县,壶关县 ,长子县,理县,朔州市右玉县,忻州市灵县繁峙县 ,神池,五寨县,河曲县 ,保德,偏关县,岢岚县 ,静乐县,五台县,房山 ,吕梁市兴县,岚县,临县 ,中阳县,石楼县,文水县,晋中市榆社县 ,临汾市,县,永和县 ,安泽县,浮山县,运城闻喜 ,平陆县,垣曲县,夏县 ,万荣县
青海湖好玩吗
我想是口误
青海湖
英语:Qinghai Lake
藏语:mtsho-sngon ?
蒙古语:K?ke Naγur
湖泊概况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 ”,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 ,也是国内最大的咸水湖 。它长105公里,宽63公里,最深处达38米,湖泊的集水面积约29661平方公里 ,湖面海拔3196米。比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要大近450多平方公里。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 。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有布哈河、巴戈乌兰河、侧淌河等 ,其中以布哈河最大。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 ”或“鲜海”。蒙语称“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波” ,意为“青色的海 ” 、“蓝色的海洋” 。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 ”。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地处高原的东北部 ,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环抱 。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 ,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离西宁约200公里,海拔为3200米。它的周长360公里,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 ,一名尕海,面积10余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 ,面积4平方公里,为淡水,在青海湖畔眺望 ,苍翠的远山,合围环抱;碧澄的湖水,波光潋滟;葱绿的草滩 ,羊群似云。一望无际的湖面上,碧波连天,雪山倒映 ,鱼群欢跃,万鸟翱翔。青海湖周围是茫茫草原 。湖滨地势开阔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比较温和 ,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夏秋季的大草原,绿菌如毯。金**的油菜,迎风飘香;牧民的帐篷 ,星罗棋布;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 。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满了诗情画意 ,使人心旷神怡。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 ,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 ,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 。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 ,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 ,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 、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 ,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 ,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 ,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 ,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 。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 ,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 ,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宝镜 ,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青海湖以盛产湟鱼而闻名,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很值得提及的是 ,这里产的冰鱼较为著名 。每到冰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 ,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青海湖鸟岛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游览胜地。海心山又称龙驹岛,面积约1平方千米 。岛上岩石嶙峋 ,景色旖旎,以产龙驹而闻名。鸟岛位于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内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 ,它的面积只有0.5平方千米,春夏季节栖息着10万多只候鸟。
青海湖是一具富有神奇色彩的游览地,也是一个为全世界科学家所注目的巨大宝湖 。政府曾对青海湖进行了多次综合考察 ,发现青海湖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湖中盛产湟鱼,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天然鱼库。四五月间,鱼群游向附近河流产卵 ,布哈河口密密麻麻的鱼群铺盖水面,使湖水呈现**,鱼儿游动有声,翻腾跳跃 ,异常壮观 。
居住在这里的汉 、藏、蒙古等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保护、开发和建设这浩瀚的宝湖。青海湖的美景吸引着成千上万游人,成为国内外旅游者云集的游览胜地。为了开发正在兴起的高原旅游事业 ,青海旅游部门在青海湖建立了旅游点 。游客到此不仅可以观赏高原牧区风光,还可以乘马骑牦牛,漫游草原 ,攀登沙丘,或到牧民家里访问,领略藏族牧民风情。牧场还专门为游客扎下各式帐篷 ,备有奶茶 、酥油、炒面和青稞美酒供游客品尝。
地质形成
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 ,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 。至13万年前 ,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 ,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 ,出现了尕海 、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 ,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乾隆时减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约20公里处有古湖堤遗址;距湖东岸25公里处的察汉城(建于汉代) ,原在湖滨。东西两边已分别退缩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约100米 。目前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余公里。1908年俄国人柯兹洛夫推测当时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积为4800平方公里;上世纪50年代的测绘资料显示 ,青海湖湖水面积为4568多平方公里; 70年代出版的地形图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湖面积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3193.59米,湖面积为4282平方公里,到了2000年 ,通过遥感卫星数据分析,青海湖的面积是4256.04多平方公里 。现湖水容积739亿立方米,最长约104公里 ,最宽约62公里,最大水深3.14米,湖水平均矿化度12.32克/升 ,含盐量1.24%。
青海湖水位每年平均以12.1厘米的速度下降,水位下降最快的2000年,1年内下降了21厘米 ,以这样的速度,青海湖年平均减少湖水4.36亿立方米,正在从单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为“一大数小”的湖泊群。造成青海湖不断缩减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加剧以及降雨量减少等原因,特别是在青海湖周边盲目开荒 ,破坏了注水河流的水源,目前青海湖50%的注水河流已经干涸 。据统计,由于水源补给河流大量减少 ,与20年前相比,入湖水量也因此减少了60%。
有专家预测,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不断萎缩 ,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将在200年后完全消失。目前来看,由于气候暖干和全流域生态系统退化,青海湖水位下降的总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为了保护青海湖 ,青海省已经实施了封湖育鱼、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使青海湖重现昔日美景 。
湖水水系
青海湖水补给来源是河水 ,其次是湖底的泉水和降水。湖周大小河流有70余条,呈明显的不对称分布。湖北岸 、西北岸和西南岸河流多,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湖东南岸和南岸河流少 ,流域面积少 。布哈河是流入湖中最大一条河,发源于祁连山支脉的阿木尼尼库山,长约300公里 ,干流长92公里,支流有几十条,较大支流有10多条 ,下游河面宽约50~100米,深达1~3米,PH8~8.2。流域面积16570平方公里 ,约占湖区各河流流域面各1/2。年径流量11.2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60% 。青海湖每年获得径流补给主要是布哈河、沙柳河、乌哈阿兰河和哈尔盖河,这4条大河的年径流量达16.12亿立方米 ,占入湖径流量的86%。是鱼类回游产卵和鸟类较集中地区。青海湖每年入湖河补给13.35亿立方米,降水补给15.57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4.01亿立方米,总补给为34.93亿立方米 ,湖区风大蒸发快,每年湖水蒸发量39.3亿立方米,年均损4.37亿立方米 。
气候特征
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 ,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 ,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 ,干湿季分明。
光照
湖区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都在3000小时以上,较青海以东同纬度地区高出700小时左右;年日照百分率达68~69%。年辐射总量在171.461千卡/平方厘米·年-106.693千卡/平方厘米·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 。
气温
湖区东部和南部气温稍高 ,年均温在1.1℃~0.3℃之间;西部和北部稍低,年均温在-0.8℃~0.6℃之间,平均最高气温6.7℃~8.7℃之间,平均最低气温-6.7℃~4.9℃之间 ,极端最高气温25℃和24.4℃,极端最低气温-31℃~和-33.4℃。
水分
湖区全年降水量偏少。但东部和南部稍高于北部和西部,东部全年降水量是412.8毫米 ,南部是359.4毫米,西北部370.3毫米,西部公360.4毫米和324.5毫米.全年蒸发量达1502毫米 ,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湖区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降水多集中在5~9月份,雨热同季 。
大风和沙暴
湖区大风、沙暴日数是全省较多的地区之一。每年2~4月 ,午后至傍晚多出现大风,且盛行西北风。以刚察为例 。大风(≥17米/秒)年均47.3天,2~4月最多 ,平均5.9~9.3天之间,最多3月份达19天之多。沙暴历年平均为14天。重点保护区布哈河口——鸟岛区多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 。由于湖区海拔高,湖西风多 ,高空气影响极大,全年多在西风控制之下。冬春风速最大,夏秋季较小。在风力作用下 ,一般波浪为2~3级,最大为7~8级,全年波浪6级以上的日数为40天左右 。
水温
青海湖的水温随季节而变化。夏季湖水温度有明显的正温层现象 ,8月份最高达22.3℃,平均为16℃;水的下层温度较低,平均水温为9.5℃ ,最低为6℃.秋季因湖区多风而发生湖水搅动,使水温分层温度现象基本消失,冬季湖面结冰 ,湖水温度出现逆温层现象,1月份,冰下湖水上层温度-0.9℃,底层水温3.3℃。春季解冻后 ,湖水表层水温又开始上升,逐渐又恢复到夏、季的水温 。
冰情
青海湖因含水量有无机盐类,湖水冻结的温度比0℃稍低。每年从11月中旬开始 ,湖区气温下降到0℃以下,到翌年1月份气温为最低,全湖形成稳定的冰盖 ,封冰期年平均为108~116天,最短为76天,最长138天。冰厚度一般为40厘米 ,最大冰厚90厘米。封冰后,冰面平坦,由于猛烈狂风 ,往往出现裂缝和沟隙 。在冬时来观赏湖光山色,满目皆白,银光闪闪。3月中旬,冰盖破裂 ,湖面出现浮冰,在风力作用下,形成巨大的冰山飘至岸边 ,最大冰山体积约10立方米,4月中旬后,湖内冰块完全消融。
湖内岛屿
青海湖中有5个岛屿
鸟岛
又名小西山或蛋岛(因鸟蛋遍地故名) 。位于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处 ,岛的东头大,西头窄长,形似蝌蚪 ,全长1500米,1978年以后北 、西、南三面湖底外露与陆地连在一起。鸟岛坡度平缓,地表由沙土、石块覆盖 ,岛的西南边有几处泉水涌流。主要植物有二裂季陵菜 、白藜、冰草、镰形棘豆 、西伯利亚蓼、嵩草、早熟禾等 。鸟岛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是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是青海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地点。每年3~4月,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 、鹤、鸥等候鸟陆续到青海湖开始营巢;5~6月间鸟蛋遍地,幼鸟成群 ,热闹非凡,声扬数里,此时岛上有30余种鸟 ,数量达16.5万余只;7~8月间,秋高气爽,群鸟翱翔蓝天 ,游弋湖面;9月底开始南迁 。为保护鸟类供人观赏,1975年8月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1980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6年省政府拨款60万元,兴建了暗道、地堡 、了望台等设施,供游人观赏等 ,南北均有公路到达鸟岛。
海心山
位于青海湖中心略偏南,距鸟岛约25公里,岛形长,中部宽而两端窄 ,长2.3公里,宽0.8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 ,岛上最高点海拔3266米,由花岗岩、片麻岩组成,岛东缘有一泉眼 ,可供饮用。南部边缘岩石裸露形成陡崖,东、西 、北为平缓滩地 。岛上大部分为沙土覆盖,生长着冰草、芨芨草、镰形棘豆 、嵩草、披针叶黄花、西伯利亚黄精等 ,植被覆盖度在50%以上,鸟禽集中在岛崖边及碎石滩地栖息。
海西山
又名海西皮,位于布哈河口以北的6公里与鸟岛同处在布哈河冲积滩地的顶端 ,岛的东北缘有断层陡崖紧靠湖边,陡崖外有一近似圆柱形的岩石屹立于湖中,是鸬鹚的繁殖场所,岛上植被覆盖度在90%以上。
沙岛
于湖东北 ,海晏县境内,曾是湖中最大的岛屿,长约13公里 ,最宽处约2.8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52米 ,是湖中砂垄突出水面受风沙堆积形成。1980年沙岛东北端与陆地相连而成为半岛,并围成33平方公里沙岛湖,表面均由沙砾覆盖 ,无植被,是鱼鸥栖息繁殖地 。
三块石
又名孤插山,位于湖西南 ,是由7块密集在一起的石灰石 、礁石组成,高约17米,面积约0.056平方公里,距鸟岛、海心山20公里。岛上仅在碎石块间隙生长有牛尾蒿等。植被覆盖不到5% 。
社会经济
青海湖岸边有辽阔的天然牧场 ,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 ,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对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有着良好的条件。早在遥远的古代 ,这里就是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产地 。青海湖一带所产的马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出名,当时被称为“秦马 ”。古代名著《诗经》曾描写过“秦马”的雄壮和善驰。以后,隋唐时代 ,这里产的马经过与“乌孙马” 、“血汗马 ”交配改良,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良马 。它不仅以神骏善驰而驰名,而且以能征惯战而著称。
青海湖周围地势平坦 ,土地肥沃,农业生产也有着广阔的前景。当地人民在优先发展牧业的同时,还有计划地开垦饲草饲料基地,办起了国营农场 ,发展以油料、饲料为主的农作物生产,并且在昔日荒凉的寂寞的草原,相继建起了倒淌河等一批新兴城镇 ,接着还办起了一批工厂、矿山,其中有煤 、建材、机械修理、皮毛加工 、民族用品等 。
人文文化
青海湖“海怪”传说
“海怪”在环湖土著牧民中流传了几百年。清乾隆初年编修的《西宁府新志》中具体记载称有:“青海住牧蒙古,见海中有物 ,牛身豹首,白质黑文,毛杂赤绿 ,跃浪腾波,迅如惊鹊,近岸见人 ,即潜入水中,不知其为何兽也 ”。
据说那些目踏“海怪”的牧民莫不诚惶诚恐,顶礼膜拜,娘桑祭海 ,敬献牛羊三牲,于是海神显灵的种种传说一传十、十传百的流传开来。
近几十年来,有关青海湖“海怪”的信息不时流传 。如1947年 ,互助县却藏寺一位叫祁六十三的土族喇嘛,随师去西藏朝拜途经青海湖,在太阳快落下的时刻 ,一头比艳牛大四五倍的怪物浮出水面,劈波斩浪向岸边游来,似龙非龙 ,头圆润元角,双目闪闪发光。1949年春,互助县哈拉直沟乡费村汉族农民马三娃 ,因生活所迫外出淘金,在青海湖边歇脚用餐时,湖面上出现一截黑黝黝的粗大“圆木”在浮飘滑行,长约丈余 ,后来这缓缓滑行的“圆木 ”伸出长长的脖子,上面有蛇一样的头,鳞甲在阳光照射下乌金般光泽 ,向湖心飘去,转眼不见踪影。1982年有一条机帆船在湖上作业时,船上的人见到前方不远处 ,有形似渔船的动沉浮戏浪,正准备靠近仔细观察时,已腾入水中 。1987年 ,青海某旅行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午后到湖边拍照,忽然发现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冒出一个有二三头把牛那么大的怪物 ,背部呈灰褐色,原以为是条大鱼,刹那间那怪物昂起像鸵鸟般细长的颈项,头部呈三角形 ,似有水珠喷洒。他猛地意识到这可能是蛇颈龙,抢拍了一张黑白照片,再拍时怪物已沉入水中 ,前后约二三十秒钟。
曾目击湖中怪物者尚有数十人,这的确是个谜,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探求 。有关青海湖“海怪”的传说 ,给青海湖蒙上了一层浓浓的神秘色彩。
特别推荐:世界上最大的尼玛石堆在玉树,很壮观,但你的时间可能来不及。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乡 ,也很壮观呵呵
可以到三江源的扎陵湖和鄂陵湖看看,在玉树称多县 。
包括青海湖附近的星宿海,比想象中的美很多。-----点滴记忆--我2006年去过 ,很怀念!
如果去上面给你推荐的这些地方你的时间可能不够,看下文的推荐吧,比较适合你们:
天气的话变化多,一天内也会出现晴 ,也会出现阴,不过十一期间有雨!具体哪天到时得看天气预报。阴天居多 。千万不要低估这里的天气。
注意的:防干燥、防晒 、防冷、防风OK了!
西宁好的去处:首选塔尔寺,莫家街要是去西宁周边县那我推荐你去青海互助县 ,互助要玩好最少需要一天一夜,第一天去互助北山,那太美了 ,我没办法形容,而且十月份去最美,没得说 ,晚上回到县城去土族风情园体验一下风土人情,晚上在那里过夜,第二天可以再看看 ,吃过早饭就可以走了。
在下来可以去青海湖,虽然景色没有七月份那么美。但是独有的风景也会吸引你的,跟青海湖一条线路的还有金银滩大草原和拉脊山,原子城 。金银滩很漂亮 ,拉脊山上有雪,运气好还能挖到冬虫夏草。这些地方一天就可以玩完了。
还有一座山叫老爷山秋天也不错,挺漂亮的 ,如果时间充足也可以去看看,但要是高原反应就别去了,老爷山还是蛮高的 。
补充塔尔寺是不能不去的 ,这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一定要去…
莫家街是西宁有名的特色小吃街,一定不能错过!
上面的内容可以安排好几天了。你在空余的时间可以去市区里转转,在西宁市中心你就能发现这个城市的特点 ,地下城文化,大面积的地下商场 。水井巷是必须去的地方,那里有很多藏饰 ,非常漂亮。…祝你玩的开心 !
最后还是建议各位驴友最好选择6-8月份到青海玩,其他时间都不太合适!
这个十一偶也可能会去青海湖!!!明天晚上的火车!!
本文已完
天祝藏族自治县(简称天祝县)为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
天祝,藏语称华锐 ,意为英雄部落 。夏至汉初先后为戎羌、月氏 、匈奴等民族驻牧地,自汉武帝时归入汉王朝版图,唐代后逐步形成以吐蕃(今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
天祝县地处甘肃省中部 ,在武威市南部,位于河西走廊和祁连山东端。东连景泰县,西邻青海省门源县、互助县、乐都县 ,南接永登县,北靠凉州区、古浪县,西北与肃南县交界 。
请看图:
天祝藏族自治县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
青海湖是一个市吗?
A类1125 6.5 12.3迎泽区 ,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 ,晋源区,小店区,古交市,大同市 ,区,南郊区,阳泉市 ,矿山,郊区,长治市 ,晋城市,泽州县,朔州市朔城区 ,山西中介关闭,肖毅市吕梁,运城河津市
II 1035 5.9 11.3太原市清徐县 ,大同市新荣区,长治市郊区,潞城,襄垣县 ,晋城市高平市,朔州市地区,怀仁县 ,山阴县,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 ,吕梁市离石区,汾阳市,晋中市榆次区 ,临汾市尧都区,侯马,霍州 ,运城盐湖区永济
三945 5.4 10.4太原市阳曲县大同左云,浑源县,大同县,阳泉市 ,盂县,平定县,长治县市长 ,屯留县,沁源,阳城县 ,沁水县,陵川县,全县应朔州市 ,忻州市定襄县,代县,宁武县 ,吕梁市交口县,交城县,柳林县,晋中市灵石县 ,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 ,太谷县,齐县,平遥县 ,临汾市,翼城县,襄汾县 ,洪洞县,古县,汾西县 ,吉县,乡县,蒲,隰县 ,曲沃县,运城临猗县,稷山县 ,新绛县,新绛县,芮城县
400 855 4.9 9.4娄烦县 ,太原,大同,阳高县 ,广灵县,天镇县,长治市平顺县 ,沁县,武乡县,壶关县,长子县 ,理县,朔州市右玉县,忻州市灵县繁峙县 ,神池,五寨县,河曲县 ,保德,偏关县,岢岚县 ,静乐县,五台县,房山 ,吕梁市兴县,岚县,临县,中阳县 ,石楼县,文水县,晋中市榆社县 ,临汾市,县,永和县 ,安泽县,浮山县,运城闻喜 ,平陆县,垣曲县,夏县 ,万荣县
青海湖好玩吗
我想是口误
青海湖
英语:Qinghai Lake
藏语:mtsho-sngon ?
蒙古语:K?ke Naγur
湖泊概况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 ”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国内最大的咸水湖。它长105公里 ,宽63公里,最深处达38米,湖泊的集水面积约29661平方公里 ,湖面海拔3196米。比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要大近450多平方公里 。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有布哈河 、巴戈乌兰河、侧淌河等 ,其中以布哈河最大。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 ” 。蒙语称“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波” ,意为“青色的海 ”、“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 ”。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地处高原的东北部 ,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离西宁约200公里 ,海拔为3200米 。它的周长360公里,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 ,一名尕海,面积10余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 ,面积4平方公里,为淡水,在青海湖畔眺望 ,苍翠的远山,合围环抱;碧澄的湖水,波光潋滟;葱绿的草滩 ,羊群似云 。一望无际的湖面上,碧波连天,雪山倒映,鱼群欢跃 ,万鸟翱翔。青海湖周围是茫茫草原。湖滨地势开阔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比较温和 ,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夏秋季的大草原,绿菌如毯 。金**的油菜,迎风飘香;牧民的帐篷 ,星罗棋布;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满了诗情画意 ,使人心旷神怡。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 ,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 。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 ,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 ,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 。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 、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 ,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 、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 ,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 ,景色十分绮丽 。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 ,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 ,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 ,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 ,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宝镜 ,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
青海湖以盛产湟鱼而闻名,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较为著名。每到冰季 ,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 ,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青海湖鸟岛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游览胜地 。海心山又称龙驹岛,面积约1平方千米。岛上岩石嶙峋 ,景色旖旎,以产龙驹而闻名。鸟岛位于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内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 ,它的面积只有0.5平方千米,春夏季节栖息着10万多只候鸟 。
青海湖是一具富有神奇色彩的游览地,也是一个为全世界科学家所注目的巨大宝湖。政府曾对青海湖进行了多次综合考察 ,发现青海湖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湖中盛产湟鱼,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天然鱼库 。四五月间,鱼群游向附近河流产卵,布哈河口密密麻麻的鱼群铺盖水面 ,使湖水呈现**,鱼儿游动有声,翻腾跳跃 ,异常壮观。
居住在这里的汉、藏 、蒙古等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保护、开发和建设这浩瀚的宝湖。青海湖的美景吸引着成千上万游人,成为国内外旅游者云集的游览胜地 。为了开发正在兴起的高原旅游事业 ,青海旅游部门在青海湖建立了旅游点。游客到此不仅可以观赏高原牧区风光,还可以乘马骑牦牛,漫游草原 ,攀登沙丘,或到牧民家里访问,领略藏族牧民风情。牧场还专门为游客扎下各式帐篷 ,备有奶茶、酥油 、炒面和青稞美酒供游客品尝 。
地质形成
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 ,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 ,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 ,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 ,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 。加上气候变干 ,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乾隆时减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约20公里处有古湖堤遗址;距湖东岸25公里处的察汉城(建于汉代),原在湖滨 。东西两边已分别退缩25公里和20公里 ,水位下降约100米。目前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余公里。1908年俄国人柯兹洛夫推测当时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积为4800平方公里;上世纪50年代的测绘资料显示 ,青海湖湖水面积为4568多平方公里; 70年代出版的地形图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 。湖面积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3193.59米,湖面积为4282平方公里,到了2000年 ,通过遥感卫星数据分析,青海湖的面积是4256.04多平方公里。现湖水容积739亿立方米,最长约104公里 ,最宽约62公里,最大水深3.14米,湖水平均矿化度12.32克/升 ,含盐量1.24%。
青海湖水位每年平均以12.1厘米的速度下降,水位下降最快的2000年,1年内下降了21厘米,以这样的速度 ,青海湖年平均减少湖水4.36亿立方米,正在从单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为“一大数小”的湖泊群 。造成青海湖不断缩减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变暖 、人类活动加剧以及降雨量减少等原因,特别是在青海湖周边盲目开荒 ,破坏了注水河流的水源,目前青海湖50%的注水河流已经干涸。据统计,由于水源补给河流大量减少 ,与20年前相比,入湖水量也因此减少了60%。
有专家预测,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不断萎缩 ,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将在200年后完全消失 。目前来看,由于气候暖干和全流域生态系统退化,青海湖水位下降的总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为了保护青海湖 ,青海省已经实施了封湖育鱼、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使青海湖重现昔日美景。
湖水水系
青海湖水补给来源是河水,其次是湖底的泉水和降水。湖周大小河流有70余条 ,呈明显的不对称分布 。湖北岸、西北岸和西南岸河流多,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湖东南岸和南岸河流少 ,流域面积少。布哈河是流入湖中最大一条河,发源于祁连山支脉的阿木尼尼库山,长约300公里 ,干流长92公里,支流有几十条,较大支流有10多条 ,下游河面宽约50~100米,深达1~3米,PH8~8.2。流域面积16570平方公里 ,约占湖区各河流流域面各1/2 。年径流量11.2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60%。青海湖每年获得径流补给主要是布哈河 、沙柳河、乌哈阿兰河和哈尔盖河,这4条大河的年径流量达16.12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量的86%。是鱼类回游产卵和鸟类较集中地区 。青海湖每年入湖河补给13.35亿立方米 ,降水补给15.57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4.01亿立方米,总补给为34.93亿立方米 ,湖区风大蒸发快,每年湖水蒸发量39.3亿立方米,年均损4.37亿立方米。
气候特征
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 ,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 ,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 ,干湿季分明。
光照
湖区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都在3000小时以上,较青海以东同纬度地区高出700小时左右;年日照百分率达68~69% 。年辐射总量在171.461千卡/平方厘米·年-106.693千卡/平方厘米·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
气温
湖区东部和南部气温稍高,年均温在1.1℃~0.3℃之间;西部和北部稍低 ,年均温在-0.8℃~0.6℃之间,平均最高气温6.7℃~8.7℃之间,平均最低气温-6.7℃~4.9℃之间 ,极端最高气温25℃和24.4℃,极端最低气温-31℃~和-33.4℃。
水分
湖区全年降水量偏少 。但东部和南部稍高于北部和西部,东部全年降水量是412.8毫米 ,南部是359.4毫米,西北部370.3毫米,西部公360.4毫米和324.5毫米.全年蒸发量达1502毫米 ,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湖区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降水多集中在5~9月份,雨热同季。
大风和沙暴
湖区大风 、沙暴日数是全省较多的地区之一。每年2~4月 ,午后至傍晚多出现大风,且盛行西北风 。以刚察为例。大风(≥17米/秒)年均47.3天,2~4月最多,平均5.9~9.3天之间 ,最多3月份达19天之多。沙暴历年平均为14天 。重点保护区布哈河口——鸟岛区多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由于湖区海拔高,湖西风多 ,高空气影响极大,全年多在西风控制之下。冬春风速最大,夏秋季较小 。在风力作用下 ,一般波浪为2~3级,最大为7~8级,全年波浪6级以上的日数为40天左右。
水温
青海湖的水温随季节而变化。夏季湖水温度有明显的正温层现象 ,8月份最高达22.3℃,平均为16℃;水的下层温度较低,平均水温为9.5℃ ,最低为6℃.秋季因湖区多风而发生湖水搅动,使水温分层温度现象基本消失,冬季湖面结冰,湖水温度出现逆温层现象 ,1月份,冰下湖水上层温度-0.9℃,底层水温3.3℃ 。春季解冻后 ,湖水表层水温又开始上升,逐渐又恢复到夏、季的水温。
冰情
青海湖因含水量有无机盐类,湖水冻结的温度比0℃稍低。每年从11月中旬开始 ,湖区气温下降到0℃以下,到翌年1月份气温为最低,全湖形成稳定的冰盖 ,封冰期年平均为108~116天,最短为76天,最长138天 。冰厚度一般为40厘米 ,最大冰厚90厘米。封冰后,冰面平坦,由于猛烈狂风,往往出现裂缝和沟隙。在冬时来观赏湖光山色 ,满目皆白,银光闪闪。3月中旬,冰盖破裂 ,湖面出现浮冰,在风力作用下,形成巨大的冰山飘至岸边 ,最大冰山体积约10立方米,4月中旬后,湖内冰块完全消融 。
湖内岛屿
青海湖中有5个岛屿
鸟岛
又名小西山或蛋岛(因鸟蛋遍地故名)。位于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处 ,岛的东头大,西头窄长,形似蝌蚪 ,全长1500米,1978年以后北、西 、南三面湖底外露与陆地连在一起。鸟岛坡度平缓,地表由沙土、石块覆盖,岛的西南边有几处泉水涌流 。主要植物有二裂季陵菜、白藜 、冰草、镰形棘豆、西伯利亚蓼、嵩草 、早熟禾等。鸟岛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 ,是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是青海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地点 。每年3~4月,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 、鸥等候鸟陆续到青海湖开始营巢;5~6月间鸟蛋遍地,幼鸟成群 ,热闹非凡,声扬数里,此时岛上有30余种鸟 ,数量达16.5万余只;7~8月间,秋高气爽,群鸟翱翔蓝天 ,游弋湖面;9月底开始南迁。为保护鸟类供人观赏,1975年8月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1980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6年省政府拨款60万元,兴建了暗道、地堡、了望台等设施,供游人观赏等,南北均有公路到达鸟岛。
海心山
位于青海湖中心略偏南 ,距鸟岛约25公里,岛形长,中部宽而两端窄 ,长2.3公里,宽0.8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 ,岛上最高点海拔3266米,由花岗岩 、片麻岩组成,岛东缘有一泉眼 ,可供饮用 。南部边缘岩石裸露形成陡崖,东、西、北为平缓滩地。岛上大部分为沙土覆盖,生长着冰草 、芨芨草、镰形棘豆、嵩草 、披针叶黄花、西伯利亚黄精等 ,植被覆盖度在50%以上,鸟禽集中在岛崖边及碎石滩地栖息。
海西山
又名海西皮,位于布哈河口以北的6公里与鸟岛同处在布哈河冲积滩地的顶端,岛的东北缘有断层陡崖紧靠湖边 ,陡崖外有一近似圆柱形的岩石屹立于湖中,是鸬鹚的繁殖场所,岛上植被覆盖度在90%以上 。
沙岛
于湖东北 ,海晏县境内,曾是湖中最大的岛屿,长约13公里 ,最宽处约2.8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52米 ,是湖中砂垄突出水面受风沙堆积形成。1980年沙岛东北端与陆地相连而成为半岛,并围成33平方公里沙岛湖,表面均由沙砾覆盖 ,无植被,是鱼鸥栖息繁殖地。
三块石
又名孤插山,位于湖西南,是由7块密集在一起的石灰石、礁石组成 ,高约17米,面积约0.056平方公里,距鸟岛、海心山20公里。岛上仅在碎石块间隙生长有牛尾蒿等 。植被覆盖不到5%。
社会经济
青海湖岸边有辽阔的天然牧场 ,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 ,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对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有着良好的条件 。早在遥远的古代 ,这里就是马 、牛、羊等牲畜的重要产地。青海湖一带所产的马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出名,当时被称为“秦马”。古代名著《诗经》曾描写过“秦马 ”的雄壮和善驰 。以后,隋唐时代 ,这里产的马经过与“乌孙马”、“血汗马”交配改良,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良马。它不仅以神骏善驰而驰名,而且以能征惯战而著称。
青海湖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农业生产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当地人民在优先发展牧业的同时,还有计划地开垦饲草饲料基地,办起了国营农场 ,发展以油料 、饲料为主的农作物生产,并且在昔日荒凉的寂寞的草原,相继建起了倒淌河等一批新兴城镇 ,接着还办起了一批工厂、矿山,其中有煤、建材 、机械修理、皮毛加工、民族用品等。
人文文化
青海湖“海怪 ”传说
“海怪”在环湖土著牧民中流传了几百年。清乾隆初年编修的《西宁府新志》中具体记载称有:“青海住牧蒙古,见海中有物 ,牛身豹首,白质黑文,毛杂赤绿 ,跃浪腾波,迅如惊鹊,近岸见人,即潜入水中 ,不知其为何兽也” 。
据说那些目踏“海怪 ”的牧民莫不诚惶诚恐,顶礼膜拜,娘桑祭海 ,敬献牛羊三牲,于是海神显灵的种种传说一传十 、十传百的流传开来。
近几十年来,有关青海湖“海怪”的信息不时流传。如1947年 ,互助县却藏寺一位叫祁六十三的土族喇嘛,随师去西藏朝拜途经青海湖,在太阳快落下的时刻 ,一头比艳牛大四五倍的怪物浮出水面,劈波斩浪向岸边游来,似龙非龙 ,头圆润元角,双目闪闪发光。1949年春,互助县哈拉直沟乡费村汉族农民马三娃,因生活所迫外出淘金 ,在青海湖边歇脚用餐时,湖面上出现一截黑黝黝的粗大“圆木”在浮飘滑行,长约丈余 ,后来这缓缓滑行的“圆木 ”伸出长长的脖子,上面有蛇一样的头,鳞甲在阳光照射下乌金般光泽 ,向湖心飘去,转眼不见踪影 。1982年有一条机帆船在湖上作业时,船上的人见到前方不远处 ,有形似渔船的动沉浮戏浪,正准备靠近仔细观察时,已腾入水中。1987年 ,青海某旅行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午后到湖边拍照,忽然发现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冒出一个有二三头把牛那么大的怪物,背部呈灰褐色 ,原以为是条大鱼,刹那间那怪物昂起像鸵鸟般细长的颈项,头部呈三角形 ,似有水珠喷洒。他猛地意识到这可能是蛇颈龙,抢拍了一张黑白照片,再拍时怪物已沉入水中 ,前后约二三十秒钟 。
曾目击湖中怪物者尚有数十人,这的确是个谜,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探求。有关青海湖“海怪”的传说 ,给青海湖蒙上了一层浓浓的神秘色彩。
特别推荐:世界上最大的尼玛石堆在玉树,很壮观,但你的时间可能来不及 。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乡 ,也很壮观呵呵
可以到三江源的扎陵湖和鄂陵湖看看,在玉树称多县。
包括青海湖附近的星宿海,比想象中的美很多。-----点滴记忆--我2006年去过,很怀念!
如果去上面给你推荐的这些地方你的时间可能不够 ,看下文的推荐吧,比较适合你们:
天气的话变化多,一天内也会出现晴 ,也会出现阴,不过十一期间有雨!具体哪天到时得看天气预报 。阴天居多。千万不要低估这里的天气。
注意的:防干燥、防晒、防冷 、防风OK了!
西宁好的去处:首选塔尔寺,莫家街要是去西宁周边县那我推荐你去青海互助县 ,互助要玩好最少需要一天一夜,第一天去互助北山,那太美了 ,我没办法形容,而且十月份去最美,没得说 ,晚上回到县城去土族风情园体验一下风土人情,晚上在那里过夜,第二天可以再看看,吃过早饭就可以走了 。
在下来可以去青海湖 ,虽然景色没有七月份那么美。但是独有的风景也会吸引你的,跟青海湖一条线路的还有金银滩大草原和拉脊山,原子城。金银滩很漂亮 ,拉脊山上有雪,运气好还能挖到冬虫夏草。这些地方一天就可以玩完了 。
还有一座山叫老爷山秋天也不错,挺漂亮的 ,如果时间充足也可以去看看,但要是高原反应就别去了,老爷山还是蛮高的。
补充塔尔寺是不能不去的 ,这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一定要去…
莫家街是西宁有名的特色小吃街,一定不能错过!
上面的内容可以安排好几天了 。你在空余的时间可以去市区里转转,在西宁市中心你就能发现这个城市的特点 ,地下城文化,大面积的地下商场。水井巷是必须去的地方,那里有很多藏饰,非常漂亮。…祝你玩的开心 !
最后还是建议各位驴友最好选择6-8月份到青海玩 ,其他时间都不太合适!
这个十一偶也可能会去青海湖!!!明天晚上的火车!!
呈现天祝县在哪个省?的核心内容解析,若这些分析对您的工作或学习有所助益,建议您将本站加入书签以便后续查阅 。本文来自作者[guozuojie]投稿,不代表必兴鼎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igthinkbxd.cn/xinwen/141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必兴鼎的签约作者“guozuojie”
本文概览:关于天祝县在哪个省?的讨论正在各大平台持续发酵,我们精心筛选了最新资讯,希望能为您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天祝藏族自治县(简称天祝县)为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是中华人民共...
文章不错《天祝县在哪个省?_1》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