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意思是什么?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 ,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 。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 ,其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奋斗的思考和感慨。
这句诗中的“雄关漫道”指的是险峻壮美的娄山关,它代表着艰难险阻的人生道路 。而“真如铁 ”则显示出这条道路的坚硬和坚固,象征着历史的坚强纵横。
“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诗人在岁月的流转中 ,重新踏上艰难的旅途,推动自己重新向前发展的决心和勇气。它意味着诗人不畏艰难,勇于迎接挑战 ,以此表达了对于历史荣辱的思考和对于人生奋斗的决心 。
原文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近现代〕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译文
西风猛烈 ,长空中一群群大雁南飞,一阵阵鸣叫,霜花满地 ,残月在天。天将破晓,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 ,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夕阳鲜红 ,像血的颜色。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此调别名甚多 ,计有《秦楼月》 、《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娄山关:又称娄关 、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 ,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 ,中通一线 ”。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西风烈:烈,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 ,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 ,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马蹄声碎:碎,碎杂 ,碎乱。
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 ,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 ,即指娄山关。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 ,跨步 、大踏步。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 ,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
苍山如海:青山起伏 ,像海的波涛。
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35年2月,最早发表于1957年1月的《诗刊》上 。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会后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了军事指挥小组。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 ,准备于泸州与宜宾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毛泽东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 ,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
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 ,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 ,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心情无比激动 ,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此词 。
赏析
综观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 ,水乳交融。而且其结构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上阕沉郁,下阕激昂,上阕取冷色调,下阕取暖色调 ,色彩对比强烈,感情对比亦同样强烈,上下阕的强烈对比 ,恰恰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作为一代伟人指挥若定的气魄。通篇只有四十六个字,篇幅虽短,但雄奇悲壮 ,气势如虹,寥寥数笔,“份量”很重 ,像一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简笔画,笔简而意无穷,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 ,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胸怀 。
关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意思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介绍到此告一段落,若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启发,欢迎持续关注本站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本文来自作者[daishu]投稿,不代表必兴鼎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igthinkbxd.cn/xinwen/206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必兴鼎的签约作者“daishu”
本文概览:近期关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意思是什么?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
文章不错《“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意思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