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标书的讨论正在各大平台持续发酵 ,我们精心筛选了最新资讯,希望能为您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
帮我加分 我发给你
先给你发一份:
常州御城2B-2园林工程
投
标
文
件
投标单位: 常州华艺市政园林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
其委托代理人: (签字或盖章)
投标内容: 技术标
时间: 2009年12月21日
目录
一 、项目经理驻场承诺书
二、企业资格证明文件
1、企业营业执照
2 、企业资质证书
3、组织机构代码证
4、企业信用等级证书
5、资信等级证书
6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7、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8、企业荣誉证书
9 、公司诉讼或仲裁或违约违纪事实等
10、企业近三年的财务状况报表
11、企业近三年的类似工程业绩
三 、施工组织设计
四、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
1、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表
2 、项目经理简历表
3、项目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4、项目管理机构管理人员配备情况及相关证书 、上岗证等辅助说明资料
五、投标单位拟分包项目情况表
三、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御城2B-2园林工程
工程地点:常州市武进区
二 、总体部署
根据御城2A区园林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要求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公司的经济实力、机械设备、人员配备情况,科学计划 、精心组织 ,确保工期、工程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并随时接受业主及其代表监督。
针对工程的特点,我们建立以质量为中心,贯彻GB/T19000-IS09002系列标准 ,选配高素质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按项目法组织施工,精心组织、科学管理 、优质高速地完成施工任务 ,创出一流的施工水平。
(1)质量目标:绿化工程:合格,所有苗木必须符合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的各项要求、成活率100%,管养两年、草坪和色块苗木保活期为一年 。
(2)工期目标:实现各阶段性控制目标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做好进场准备。
施工中必须进行科学的组织,严格的管理,协调好各方的工作 ,以实现既定的总体目标。整个施工为大范围内分区,各区内分施工段,实行大流水与小流水施工相结合 ,以具体施工步骤 、施工程序为主线,分阶段,突出重点,明确目标 ,进行控制管理。整个施工分为五大阶段进行 。
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重点做好场地交接,调集人、材、物等施工力量,进行施工平面布置 ,图纸会审,办理开工有关手续,做好技术 、质量交底工作 ,目标是充分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
第二阶段:基础土方开挖前和基础施工阶段 。由于工程刚开工,此阶段主要是组织、协调 ,使施工尽快趋于正常,抢晴天,做好现场排水工作。
第三阶段:园林景观施工阶段。此阶段为工程施工的重要阶段之一 。
第四阶段:园林绿化种植阶段。园林景观基本完成一段后 ,马上开始绿化施工,园林苗木种植,草坪种植等。为使工程如期竣工,实行交叉作业 。
第五阶段:收尾阶段。此阶段为工程全面收尾阶段 ,为工程竣工的关键阶段,重点要做好各方的协调工作。
三、施工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及各种技术文件 、规范标准等,组织图纸会审并做好会审记录等 。
(2)根据经建设单位审批同意的施工组织设计 ,进行三级技术交底工作,并要结合本工程具体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交底。
2 、现场准备:
(1)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水源、电源,架设水、电线路和搭设各种生产 、生活临时设施。
(2)根据建设单位或图纸提供的水准点和控制线 ,认真组织测量放线,确保定位准确,做好临时道路、场内排水工作。
3、劳动力 、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准备
(1)劳动力组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各工种劳动力进场 ,进行入场前教育,明确工程目标及施工质量要求,进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 。
(2)材料、机械设备的准备:工程所需材料由公司材料科供应 ,开工前确定好各种材料的货源供应商,严格把好材料的质量、价格关,保证供货及时。各种机械设备能随时进入施工现场,确保工程的正常施工。
四 、各项工程施工方案
土建工程
(一) 土方工程
1、土方开挖前 ,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 。
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综合考虑土方运距最短 、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合理工序等 ,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减少重复挖运。将余土一次性运到指定弃土场,做到文明施工。
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 ,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 。
2、土方工程施工中,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 、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和检查。土方不应堆放在基坑边缘 。
3、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 ,抽除坑穴积水 、淤泥,验收基底标高。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
4、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 、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填方施工结束后 ,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 、压实程度等。
(二)钢筋工程
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钢筋应平直 、无损伤 ,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绣 。当发现钢筋脆断 、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3、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级钢筋末端需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 ,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 、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 ,也可采用冷拉方法 。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5、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 ,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7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三)模板工程
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 、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刚度和稳定性 ,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 。发生异常情况时 ,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2、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 ,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3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 ,且应安装牢固。
4、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模板拆除时,不应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
(四)混凝土及砂浆工程
混凝土:
1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 、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 ,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 ,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环境保 护的规定 。
3、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1)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的颗粒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2)对混凝土板 ,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板厚1/3,且不得超过40mm 。
4 、拌制混凝土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 ,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5、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专门规定 。
6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遵循由远而近的原则 ,混凝土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捣。
混凝土的下料方法:在浇筑竖向结构时,下料管的出口应离横板内侧面不小于50mm,且不得在同一处连续下料,应在2~3m范围内 ,水平移动下料,且宜垂直于模板下料。
振捣混凝土时,振动棒移动间距400mm左右 ,采用快插慢拔 。振捣时间宜15~30S。
7、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混凝土拌制前 ,应测定砂、石含水量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
8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9、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保养措施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0.2N/mm2前 ,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
砂浆:
1 、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检验时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 ,并按其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拌制砂浆采用饮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3 、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当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更时 ,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 。施工中当采用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应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
4、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 、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 ,方可使用。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
5、砂浆现场拌制时,各组成材料应采用重量计量。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2min。
(2)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min 。
(3)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 ,应为3-5min。
6 、砂浆做到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
7、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 。
(五)铺装工程
本工程铺装的面层主要有混凝土砖、花岗岩 、及防腐木等。垫层做法有砂、碎石垫层和砂浆及木地板有砼垫条上木栅垫层三类。我们要加强施工力量、加强施工质量监督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实施 。在整个广场和园路铺装工程中,重点设置垫层的密实度和面层的标高二个质量控制点。
1 、施工准备
(1)技术交底
进行施工图交底,认真阅读施工图 ,对照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验标准,制订相应技术措施,检查落实班组的施工准备情况 ,做到施工质量、进度的事前控制。然后将施工技术方案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方可施工。
(2)材料准备
园林铺地工程中,由于工程量大,形状变化多 ,需事先对铺装广场的实际尺寸进行放样,确定边角的方案及广场与园路交接处的过渡方案,然后再确定各种花岗石的数量 。在进料时要把好材料的规格尺寸,机械强度和色泽一致的质量关。因为在实际施工中 ,往往会遇到上列问题。
(3)场地放样、定标高
按照广场设计图所绘的施工坐标方格网,将所有坐标点测设到场地上并打桩定点 。然后以坐标桩点为准,根据广场设计图 ,在场地地面上放出场地的边线,主要地面设施的范围线和挖方区、填方区之间的零点线。然后定出坐标桩点标高,注意尽量采用共同基准点。
(4)地形复核
对照广场竖向设计图 ,复核场地地形 。各坐标点 、控制点的自然地坪标高数据,有缺漏的要在现场测量补上。
2、地面施工
(1)挖方与填方施工
根据设计的标高进行挖填土方。填方时应当先深后浅、先分层填实深处,按施工规范每填一层就夯实一层 。挖方时挖出的适宜栽植的肥沃土壤 ,要临时堆放在广场边,通知监理业主处理。
(2)场地平整与找坡
挖填方工程基本完成后,对挖填出的新地面进行整理。要铲平地面 ,使地面平整度限制在0.05米内 。根据各坐标桩标明的该点填挖高度和设计的坡度数据,对场地进行找坡,保证场地内各处地面都基本达到设计的坡度。
根据场地旁存在建筑 、园路、管线等因素,确定边缘地带的竖向连接方式 ,调整连接点的地面标高。还要确认地面排水口的位置,调整排水沟管底部标高,使广场地面与周边地平的连接更自然 ,排水、通道等方面的矛盾降到最低。
(3)素土夯实
素土夯实是重要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应清除腐植土,清除日后地面下陷隐患 。
1 、基础开挖时 ,机械开挖应预留10—20cm的余土使用人工挖掘。
2、当挖掘过深时,不能用土或细石等回填。
3、夯实
当挖土达到设计标高后,可用打夯机进行素土夯实 ,达到设计要求土夯实的密实度 。当夯实过程中如果打夯机的夯头印迹基本看不出时,可用环刀法进行密实度测试。如果密实度尚未达到设计要求,应不断夯实 ,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4)碎石垫层
1 、首先要控制碎石的质量 。根据肉眼观察,禁止风化碎石进场,避免树枝等有机质混入,并按设计要求控制石子颗粒大小。
2、标高的控制。为保证广场和路面标高合理 ,控制造价,保证施工质量,控制好垫层的厚度很重要 。在回填时先在场地内设置好标高控制点 ,并注意对控制点的保护。回填时其虚铺厚度应有所控制,以便
在夯实后能达到要求。
3、碎石垫层的 。由于考虑到本工程为园路工程,路面荷载较小 ,同时路幅较窄,一般采用打夯机夯实,夯实前应铺摊5CM厚的碎石 ,具体夯实方法同素土夯实。
(5)稳定层的浇筑
必须控制厚度和强度,按施工图做好砼强度试块检测工作。
在完成的基层上定点放线,每10m为一点 ,根据设计标高,园路的边线放中间桩和边桩。并在园路整体边线处放置施工挡板 。挡板的高度应在稳定层以上,但不要太高,并在挡板划好标高线。
复核 、检查和确认园路边线和各设计标高点的正确无误后 ,可进入下道工序。
在浇筑混凝土稳定层前,在干燥的基层上洒一层水或1:3砂浆 。
按设计的材料比例配制砼试块,然后浇筑、捣实混凝土 ,并用直尺将顶面刮平,顶面调整至设计标高。施工中要注意做出路面的横坡和纵坡。
按设计的材料比例配制砼试块,然后浇筑、捣实混凝土 ,并用直尺将顶面刮平,顶面调整至设计标高 。施工中要注意做出路面的横坡和纵坡。
混凝土面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开始养护 ,并及时对砼基层进行伸缩缝的切割,切割时应注意与道路面层铺设尺寸的吻合,然后考虑园路和广场面层的铺装。可用湿的稻草、湿砂及塑料薄膜覆盖在路面上进行养护 。
(6)花岗岩面层的铺装
1 、面层铺装是园路和广场铺装的又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点 ,必须控制好标高,结合层的密实度及铺装后的养护。
2、在完成稳定层上放样,根据设计标高和位置打好横向桩和纵向桩,纵向线每隔板块宽度1条 ,横向线按施工进展向下移,移动距离为板
块的长度。
3、在稳定层上扫净后,洒上一层水 ,略干后先将1:2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在稳定层上平铺上一层,厚度为2cm厚作结合层用,铺好后抹平 。
4 、再在上面薄薄的浇一层水泥浆 ,然后按设计的图案铺好,注意留缝间隙按设计要求保持一致,面层每拼好一块 ,就用平直的木板垫在顶面,以橡皮锤在多处振击(或垫上木板,锤击打在木板上)使所有的石板的顶面均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这样可使园路铺装十分平整。
5、路面铺好后,再用干燥的水泥粉撒在路面上并扫入砌块缝隙中,使缝隙填满,最后将多余的灰砂清扫干净。以后 ,石板下面的水泥砂浆慢慢硬化,使板与下面稳定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6、施工完后,应多次浇水进行养护 。
(六)砖砌体工程
砖砌体是指烧结普通砖砌体工程。
1 、砖砌体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砌筑砖砌体时 ,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
(2)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
(3)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 ,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2、砖和砂浆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本文已完
帮我加分 我发给你
先给你发一份:
常州御城2B-2园林工程
投
标
文
件
投标单位: 常州华艺市政园林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
其委托代理人: (签字或盖章)
投标内容: 技术标
时间: 2009年12月21日
目录
一 、项目经理驻场承诺书
二、企业资格证明文件
1、企业营业执照
2 、企业资质证书
3、组织机构代码证
4、企业信用等级证书
5、资信等级证书
6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7、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8、企业荣誉证书
9 、公司诉讼或仲裁或违约违纪事实等
10、企业近三年的财务状况报表
11、企业近三年的类似工程业绩
三 、施工组织设计
四、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
1、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表
2 、项目经理简历表
3、项目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4、项目管理机构管理人员配备情况及相关证书 、上岗证等辅助说明资料
五、投标单位拟分包项目情况表
三、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御城2B-2园林工程
工程地点:常州市武进区
二 、总体部署
根据御城2A区园林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要求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公司的经济实力、机械设备、人员配备情况,科学计划 、精心组织 ,确保工期、工程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并随时接受业主及其代表监督 。
针对工程的特点,我们建立以质量为中心 ,贯彻GB/T19000-IS09002系列标准,选配高素质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按项目法组织施工,精心组织、科学管理 、优质高速地完成施工任务 ,创出一流的施工水平。
(1)质量目标:绿化工程:合格,所有苗木必须符合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的各项要求、成活率100%,管养两年、草坪和色块苗木保活期为一年。
(2)工期目标:实现各阶段性控制目标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做好进场准备 。
施工中必须进行科学的组织,严格的管理,协调好各方的工作 ,以实现既定的总体目标。整个施工为大范围内分区,各区内分施工段,实行大流水与小流水施工相结合 ,以具体施工步骤 、施工程序为主线,分阶段,突出重点 ,明确目标,进行控制管理。整个施工分为五大阶段进行 。
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重点做好场地交接,调集人、材、物等施工力量,进行施工平面布置 ,图纸会审,办理开工有关手续,做好技术 、质量交底工作 ,目标是充分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
第二阶段:基础土方开挖前和基础施工阶段。由于工程刚开工,此阶段主要是组织、协调 ,使施工尽快趋于正常,抢晴天,做好现场排水工作 。
第三阶段:园林景观施工阶段。此阶段为工程施工的重要阶段之一。
第四阶段:园林绿化种植阶段 。园林景观基本完成一段后 ,马上开始绿化施工,园林苗木种植,草坪种植等。为使工程如期竣工 ,实行交叉作业。
第五阶段:收尾阶段 。此阶段为工程全面收尾阶段,为工程竣工的关键阶段,重点要做好各方的协调工作。
三、施工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及各种技术文件 、规范标准等,组织图纸会审并做好会审记录等。
(2)根据经建设单位审批同意的施工组织设计 ,进行三级技术交底工作,并要结合本工程具体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交底 。
2 、现场准备:
(1)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水源、电源,架设水、电线路和搭设各种生产 、生活临时设施。
(2)根据建设单位或图纸提供的水准点和控制线 ,认真组织测量放线,确保定位准确,做好临时道路、场内排水工作。
3、劳动力 、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准备
(1)劳动力组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各工种劳动力进场 ,进行入场前教育,明确工程目标及施工质量要求,进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 。
(2)材料、机械设备的准备:工程所需材料由公司材料科供应 ,开工前确定好各种材料的货源供应商,严格把好材料的质量、价格关,保证供货及时。各种机械设备能随时进入施工现场 ,确保工程的正常施工。
四 、各项工程施工方案
土建工程
(一) 土方工程
1、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
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综合考虑土方运距最短 、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合理工序等 ,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减少重复挖运 。将余土一次性运到指定弃土场,做到文明施工。
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 ,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
2、土方工程施工中,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 、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 。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和检查。土方不应堆放在基坑边缘。
3、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 ,抽除坑穴积水 、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4、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 ,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 、压实程度 。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 、压实程度等。
(二)钢筋工程
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钢筋应平直 、无损伤 ,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绣。当发现钢筋脆断 、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
3、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级钢筋末端需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 ,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
4 、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 ,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
5、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
在施工现场 ,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7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三)模板工程
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 、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刚度和稳定性 ,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 ,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
2、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 ,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
3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 ,且应安装牢固。
4、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模板拆除时 ,不应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
(四)混凝土及砂浆工程
混凝土:
1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 、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 ,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环境保 护的规定。
3、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
(1)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的颗粒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2)对混凝土板 ,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板厚1/3,且不得超过40mm。
4 、拌制混凝土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 ,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
5、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专门规定。
6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遵循由远而近的原则 ,混凝土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捣 。
混凝土的下料方法:在浇筑竖向结构时,下料管的出口应离横板内侧面不小于50mm,且不得在同一处连续下料 ,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下料,且宜垂直于模板下料。
振捣混凝土时,振动棒移动间距400mm左右 ,采用快插慢拔。振捣时间宜15~30S 。
7、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混凝土拌制前 ,应测定砂、石含水量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
8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
9、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保养措施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 ,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0.2N/mm2前 ,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砂浆:
1 、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 。检验时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 ,并按其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
2、拌制砂浆采用饮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3 、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当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更时 ,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 。施工中当采用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应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
4、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 、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 ,方可使用。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5、砂浆现场拌制时,各组成材料应采用重量计量 。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自投料完算起 ,搅拌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2min。
(2)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min。
(3)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应为3-5min 。
6 、砂浆做到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
7、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
(五)铺装工程
本工程铺装的面层主要有混凝土砖、花岗岩 、及防腐木等 。垫层做法有砂、碎石垫层和砂浆及木地板有砼垫条上木栅垫层三类。我们要加强施工力量、加强施工质量监督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实施。在整个广场和园路铺装工程中,重点设置垫层的密实度和面层的标高二个质量控制点 。
1 、施工准备
(1)技术交底
进行施工图交底,认真阅读施工图 ,对照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验标准,制订相应技术措施,检查落实班组的施工准备情况 ,做到施工质量、进度的事前控制。然后将施工技术方案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方可施工。
(2)材料准备
园林铺地工程中,由于工程量大,形状变化多 ,需事先对铺装广场的实际尺寸进行放样,确定边角的方案及广场与园路交接处的过渡方案,然后再确定各种花岗石的数量 。在进料时要把好材料的规格尺寸 ,机械强度和色泽一致的质量关。因为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遇到上列问题。
(3)场地放样、定标高
按照广场设计图所绘的施工坐标方格网,将所有坐标点测设到场地上并打桩定点。然后以坐标桩点为准,根据广场设计图 ,在场地地面上放出场地的边线,主要地面设施的范围线和挖方区、填方区之间的零点线 。然后定出坐标桩点标高,注意尽量采用共同基准点。
(4)地形复核
对照广场竖向设计图 ,复核场地地形。各坐标点 、控制点的自然地坪标高数据,有缺漏的要在现场测量补上 。
2、地面施工
(1)挖方与填方施工
根据设计的标高进行挖填土方。填方时应当先深后浅、先分层填实深处,按施工规范每填一层就夯实一层。挖方时挖出的适宜栽植的肥沃土壤 ,要临时堆放在广场边,通知监理业主处理 。
(2)场地平整与找坡
挖填方工程基本完成后,对挖填出的新地面进行整理。要铲平地面 ,使地面平整度限制在0.05米内。根据各坐标桩标明的该点填挖高度和设计的坡度数据,对场地进行找坡,保证场地内各处地面都基本达到设计的坡度 。
根据场地旁存在建筑 、园路、管线等因素 ,确定边缘地带的竖向连接方式,调整连接点的地面标高。还要确认地面排水口的位置,调整排水沟管底部标高,使广场地面与周边地平的连接更自然 ,排水、通道等方面的矛盾降到最低。
(3)素土夯实
素土夯实是重要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应清除腐植土,清除日后地面下陷隐患 。
1 、基础开挖时 ,机械开挖应预留10—20cm的余土使用人工挖掘。
2、当挖掘过深时,不能用土或细石等回填。
3、夯实
当挖土达到设计标高后,可用打夯机进行素土夯实 ,达到设计要求土夯实的密实度。当夯实过程中如果打夯机的夯头印迹基本看不出时,可用环刀法进行密实度测试 。如果密实度尚未达到设计要求,应不断夯实 ,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4)碎石垫层
1 、首先要控制碎石的质量。根据肉眼观察,禁止风化碎石进场,避免树枝等有机质混入 ,并按设计要求控制石子颗粒大小 。
2、标高的控制。为保证广场和路面标高合理,控制造价,保证施工质量,控制好垫层的厚度很重要。在回填时先在场地内设置好标高控制点 ,并注意对控制点的保护 。回填时其虚铺厚度应有所控制,以便
在夯实后能达到要求。
3、碎石垫层的。由于考虑到本工程为园路工程,路面荷载较小 ,同时路幅较窄,一般采用打夯机夯实,夯实前应铺摊5CM厚的碎石 ,具体夯实方法同素土夯实 。
(5)稳定层的浇筑
必须控制厚度和强度,按施工图做好砼强度试块检测工作。
在完成的基层上定点放线,每10m为一点 ,根据设计标高,园路的边线放中间桩和边桩。并在园路整体边线处放置施工挡板 。挡板的高度应在稳定层以上,但不要太高 ,并在挡板划好标高线。
复核 、检查和确认园路边线和各设计标高点的正确无误后,可进入下道工序。
在浇筑混凝土稳定层前,在干燥的基层上洒一层水或1:3砂浆。
按设计的材料比例配制砼试块,然后浇筑、捣实混凝土 ,并用直尺将顶面刮平,顶面调整至设计标高 。施工中要注意做出路面的横坡和纵坡。
按设计的材料比例配制砼试块,然后浇筑、捣实混凝土 ,并用直尺将顶面刮平,顶面调整至设计标高。施工中要注意做出路面的横坡和纵坡 。
混凝土面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开始养护 ,并及时对砼基层进行伸缩缝的切割,切割时应注意与道路面层铺设尺寸的吻合,然后考虑园路和广场面层的铺装。可用湿的稻草、湿砂及塑料薄膜覆盖在路面上进行养护。
(6)花岗岩面层的铺装
1 、面层铺装是园路和广场铺装的又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点 ,必须控制好标高,结合层的密实度及铺装后的养护 。
2、在完成稳定层上放样,根据设计标高和位置打好横向桩和纵向桩 ,纵向线每隔板块宽度1条,横向线按施工进展向下移,移动距离为板
块的长度。
3、在稳定层上扫净后,洒上一层水 ,略干后先将1:2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在稳定层上平铺上一层,厚度为2cm厚作结合层用,铺好后抹平。
4 、再在上面薄薄的浇一层水泥浆 ,然后按设计的图案铺好,注意留缝间隙按设计要求保持一致,面层每拼好一块 ,就用平直的木板垫在顶面,以橡皮锤在多处振击(或垫上木板,锤击打在木板上)使所有的石板的顶面均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这样可使园路铺装十分平整 。
5、路面铺好后,再用干燥的水泥粉撒在路面上并扫入砌块缝隙中,使缝隙填满 ,最后将多余的灰砂清扫干净。以后,石板下面的水泥砂浆慢慢硬化,使板与下面稳定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6、施工完后,应多次浇水进行养护 。
(六)砖砌体工程
砖砌体是指烧结普通砖砌体工程。
1 、砖砌体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砌筑砖砌体时 ,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
(2)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3)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 ,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
2、砖和砂浆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呈现关于标书的核心内容解析,若这些分析对您的工作或学习有所助益 ,建议您将本站加入书签以便后续查阅。本文来自作者[lizhanquebing]投稿,不代表必兴鼎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igthinkbxd.cn/xinwen/160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必兴鼎的签约作者“lizhanquebing”
本文概览:关于关于标书的讨论正在各大平台持续发酵,我们精心筛选了最新资讯,希望能为您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帮我加分 我发给你 先给你发一份:常州御城2B-2园林工程投标文件投标单位:...
文章不错《关于标书》内容很有帮助